书目信息 |
| 题名: |
行知之间
|
|
| 作者: | 李振良,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20 |
|
| 页数: | 255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R199.2 , G1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医疗保健事业--yi liao bao jian shi ye--文化事业--建设--研究--中国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136-4919-3 | |
| 000 | 01935nam0 2200289 450 | |
| 001 | 012021000018 | |
| 010 | @a978-7-5136-4919-3@dCNY68.00 | |
| 100 | @a20200518d2020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a 001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行知之间@Axing zhi zhi jian@e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健康文化建设@d= Health@e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 culture from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 China@f李振良著@zeng |
| 210 | @a北京@c中国经济出版社@d2020 | |
| 215 | @a255页@d24cm | |
| 300 | @a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全面小康社会背景下我省健康文化实践主题与模式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 HB16zx002) | |
| 314 | @a李振良 (1968-), 男, 河北省河间市人, 先后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哲学硕士、法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 |
| 320 | @a有书目 (第228-248页) 和索引 | |
| 330 | @a本书从文化论角度出发, 认为公众健康是文化的基础,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强壮或长寿,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首先是个人的事, 在健康文化中个人是建设的重要主体, 在享有充分的健康权益的同时, 需承担树立科学健康观、主动提高健康素养、塑造健康行为等责任。国家作为健康文化建设的引导者, 拥有健康的定义权、立法权以及健康资源配置调节权, 应承担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等职责, 构建全民“大健康”体系。基层政权和自治机构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医疗组织、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等在健康文化建设中从自身的专业和优势出发, 承担健康教育与教育促进的各项职能。如此形成国家-社会-个人密切配合的健康文化建设机制, 形成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 |
| 510 | 1 | @aHealth@e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 China@zeng |
| 517 | 1 | @a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健康文化建设@Ajian kang zhong guo shi yu xia de jian kang wen hua jian she |
| 606 | 0 | @a医疗保健事业@Ayi liao bao jian shi ye@x文化事业@x建设@x研究@y中国 |
| 690 | @aR199.2@v5 | |
| 690 | @aG12@v5 | |
| 701 | 0 | @a李振良,@Ali zhen liang@f1968-@4著 |
| 801 | 0 | @aCN@b湖北三新@c20211018 |
| 905 | @a徽商职业学院@bS317719-21@dR199.2@e5@f3 | |
| 行知之间: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健康文化建设= Health: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 culture from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 China/李振良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 |
| 255页;24cm |
|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全面小康社会背景下我省健康文化实践主题与模式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 HB16zx002) |
| ISBN 978-7-5136-4919-3:CNY68.00 |
| 本书从文化论角度出发, 认为公众健康是文化的基础,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强壮或长寿,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首先是个人的事, 在健康文化中个人是建设的重要主体, 在享有充分的健康权益的同时, 需承担树立科学健康观、主动提高健康素养、塑造健康行为等责任。国家作为健康文化建设的引导者, 拥有健康的定义权、立法权以及健康资源配置调节权, 应承担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等职责, 构建全民“大健康”体系。基层政权和自治机构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医疗组织、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等在健康文化建设中从自身的专业和优势出发, 承担健康教育与教育促进的各项职能。如此形成国家-社会-个人密切配合的健康文化建设机制, 形成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行知之间
索取号:R199.2/5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317719 | S317719 | 基本书库/ [索取号:R199.2/5] | 在馆 | |
| 2 | 317720 | S317720 | 基本书库/ [索取号:R199.2/5] | 在馆 | |
| 3 | 317721 | S317721 | 基本书库/ [索取号:R199.2/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