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唐前碑志文文体研究
|
|
| 作者: | 李贵银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沈阳 辽海出版社 2010.6 |
|
| 页数: | 277页 | |
| 开本: | 21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877.424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碑文--文体--研究--中国--古代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451-0698-5 | |
| 000 | 01087nam0 2200277 450 | |
| 000 | 01050nam0 2200265 450 | |
| 000 | 01139nam0 2200289 450 | |
| 001 | 0113053859 | |
| 005 | 20123813053859.0 | |
| 010 | @a978-7-5451-0698-5@dCNY42.80 | |
| 100 | @a20120113d2010 em y0chiy011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21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唐前碑志文文体研究@9tang qian bei zhi wen wen ti yan jiu@f李贵银著 |
| 210 | @a沈阳@c辽海出版社@d2010.6 | |
| 215 | @a277页@d21cm | |
| 330 | @a本书是作者的学术专著,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体--碑志文在唐前发展演进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文体史角度,清晰地勾勒了唐前碑志文发展与演变的轨迹。从理论角度,系统地梳理了唐前碑志文理论批评的发展脉络,并探讨了唐前碑志文理论批评对后世的影响。 | |
| 606 | 0 | @a碑文@x文体@x研究@y中国@z古代 |
| 690 | @aK877.424@v4 | |
| 701 | 0 | @a李贵银@9li gui yin@4著 |
| 801 | 0 | @aCN@c20120113@b广东新华 |
| 905 | @f3@b233962-4@dK877.424@e1@a徽商职业技术学院 | |
| 唐前碑志文文体研究/李贵银著.-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6 |
| 277页;21cm |
| ISBN 978-7-5451-0698-5:CNY42.80 |
| 本书是作者的学术专著,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体--碑志文在唐前发展演进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文体史角度,清晰地勾勒了唐前碑志文发展与演变的轨迹。从理论角度,系统地梳理了唐前碑志文理论批评的发展脉络,并探讨了唐前碑志文理论批评对后世的影响。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唐前碑志文文体研究
索取号:K877.424/1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233962 | S233962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877.424/1] | 在馆 | |
| 2 | 233963 | S233963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877.424/1] | 在馆 | |
| 3 | 233964 | S233964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877.424/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