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红楼新境
|
|
| 作者: | 周汝昌, 著 ;周建临 整理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2.01 |
|
| 页数: | 277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207.411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红楼梦》研究--《 Hong lou meng》 yan jiu , 古典小说--Gu dian xiao shuo--小说研究--中国--清代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000-8755-7 | |
| 000 | 01132nam0 2200241 450 | |
| 001 | 70785 | |
| 005 | 20121012164402.42 | |
| 010 | @a978-7-5000-8755-7@dCNY36.00 | |
| 100 | @a20120227d2012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cf z 000yy | |
| 200 | 1 | @a红楼新境@Ahong lou xin jing@f周汝昌著@g周建临整理 |
| 210 | @a北京@c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d2012.01 | |
| 215 | @a277页@c彩图, 肖像@d23cm | |
| 330 | @a本书是红学家周汝昌继《红楼夺目红》后的又一部读《红》随笔集,计收入包括《引言》在内的五十二篇文章。这些文章均是作者最近两三年的口述新作,在本书中被归入红楼关键词、谁怜咏絮才、荣辱话曹家、源流证大观四个栏目。这些随笔的文字既是平和的,又是婉转如诗的,读来仿佛聆听一位有着六十余年研《红》经历,虽目盲耳聋却依然对《红楼梦》一往情深的耄耋老人的娓娓而谈。 | |
| 606 | 0 | @a《红楼梦》研究@A《 Hong lou meng》 yan jiu |
| 606 | 0 | @a古典小说@AGu dian xiao shuo@x小说研究@y中国@z清代 |
| 690 | @aI207.411@v4 | |
| 701 | 0 | @a周汝昌,@Azhou ru chang@f1918-@4著 |
| 702 | 0 | @a周建临@Azhou jian lin@4整理 |
| 801 | 0 | @aCN@b徽商职业学院图书馆@c20120227 |
| 905 | @dI207.411@b174353-55@e16@f3@a安徽徽商职业技术学院 | |
| 红楼新境/周汝昌著/周建临整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01 |
| 277页:彩图, 肖像;23cm |
| ISBN 978-7-5000-8755-7:CNY36.00 |
| 本书是红学家周汝昌继《红楼夺目红》后的又一部读《红》随笔集,计收入包括《引言》在内的五十二篇文章。这些文章均是作者最近两三年的口述新作,在本书中被归入红楼关键词、谁怜咏絮才、荣辱话曹家、源流证大观四个栏目。这些随笔的文字既是平和的,又是婉转如诗的,读来仿佛聆听一位有着六十余年研《红》经历,虽目盲耳聋却依然对《红楼梦》一往情深的耄耋老人的娓娓而谈。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红楼新境
索取号:I207.411/16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74353 | S174353 | 文学经济书库(图文二楼东)/ [索取号:I207.411/16] | 在馆 | |
| 2 | 174354 | S174354 | 文学经济书库(图文二楼东)/ [索取号:I207.411/16] | 在馆 | |
| 3 | 174355 | S174355 | 文学经济书库(图文二楼东)/ [索取号:I207.411/1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