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作者: 袁一丹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
页数: 311页
开本: 23cm
丛书名: 采铜文丛
单 册:
中图分类: K261.1
科图分类:
主题词: 五四运动--wu si yun dong--研究
电子资源:
ISBN: 978-7-108-07236-8
000 01831nam 2200277 450
001 0000080131
005 20230809182418.74
010    @a978-7-108-07236-8@dCNY69.00
100    @a20211030d2021 em y0chiy5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achka 000yy
106    @ar
200 1  @a另起的新文化运动@Aling qi de xin wen hua yun dong@f袁一丹著
210    @a北京@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d2021
215    @a311页@c图, 肖像, 摹真@d23cm
225 2  @a采铜文丛@Acai tong wen cong
314    @a袁一丹, 重庆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及近代思想史研究。
320    @a有书目
330    @a有关新文化运动的既有叙述, 一般以《新青年》倡导的文学革命为起点, 并与五四运动“焊接”到一起。本书围绕新文化、新文学的“起点”问题, 重审文学革命、“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历史逻辑。按鲁迅的说法, 所谓“新文化运动”是“五四”以后, 之前嘲讽《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 又将它“反套”在《新青年》上。从名、实之间的缝隙入手, 或可撬动固有的起点, 恢复被删除的历史记忆, 从而改写“五四”前后的历史图景。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均是被过度阐释的重大课题, 面对此种历史关节, 唯有效仿庖丁解牛之法, 以“无厚”入“有间”, 利用文学研究者对语词、过程、细节的敏感, 切入历史内部的间隙。本书采取的研究策略, 不是用“另一个”起点来对抗原有的起源神话。“另起”是动态的过程, 新文化、新文学的“起点”本是复数的。每个事后追认的“起点”都对应着一种运动方案、一种历史评判及一种文化远景。新文化运动作为“起点”的标志性意义, 从长时段看, 最终体现在语言文字的变革上。“五四”文学革命, 亦可视作一场漫长的读写革命。从不同角度探讨汉字存废及阅读方式、书写习惯的变化, 未尝不是松动“起点”的另一种方式。
410  0 @12001 @a采铜文丛
606 0  @a五四运动@Awu si yun dong@x研究
690    @aK261.1@v5
701  0 @a袁一丹@Ayuan yi dan@4著
801  0 @aCN@b万品图书@c20230908
905    @dK261.1@e4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袁一丹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
    311页:图, 肖像, 摹真;23cm.-(采铜文丛)
    
    
    ISBN 978-7-108-07236-8:CNY69.00
    有关新文化运动的既有叙述, 一般以《新青年》倡导的文学革命为起点, 并与五四运动“焊接”到一起。本书围绕新文化、新文学的“起点”问题, 重审文学革命、“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历史逻辑。按鲁迅的说法, 所谓“新文化运动”是“五四”以后, 之前嘲讽《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 又将它“反套”在《新青年》上。从名、实之间的缝隙入手, 或可撬动固有的起点, 恢复被删除的历史记忆, 从而改写“五四”前后的历史图景。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均是被过度阐释的重大课题, 面对此种历史关节, 唯有效仿庖丁解牛之法, 以“无厚”入“有间”, 利用文学研究者对语词、过程、细节的敏感, 切入历史内部的间隙。本书采取的研究策略, 不是用“另一个”起点来对抗原有的起源神话。“另起”是动态的过程, 新文化、新文学的“起点”本是复数的。每个事后追认的“起点”都对应着一种运动方案、一种历史评判及一种文化远景。新文化运动作为“起点”的标志性意义, 从长时段看, 最终体现在语言文字的变革上。“五四”文学革命, 亦可视作一场漫长的读写革命。从不同角度探讨汉字存废及阅读方式、书写习惯的变化, 未尝不是松动“起点”的另一种方式。
●
相关链接 在五车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索取号:K261.1/4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343411   S343411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261.1/4] 在馆    
2 343412   S343412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261.1/4] 在馆    
3 343413   S343413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261.1/4] 在馆    
徽商职业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