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维特根斯坦的维也纳
|
|
作者: | 雅尼克 , 图尔敏 著 0 ;殷亚迪 译 0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桂林 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6 |
|
页数: | 399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561.5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07-7890-3 |
000 | 01550nam0 2200313 450 | |
000 | 01513nam0 2200301 450 | |
000 | 01603nam0 2200325 450 | |
001 | 0115232743 | |
005 | 20170215232743.0 | |
010 | @a978-7-5407-7890-3@dCNY59.00 | |
100 | @a20170215d2016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450000 | |
105 | @ay z 001yd | |
106 | @ar | |
200 | 1 | @a维特根斯坦的维也纳@9wei te gen si tan de wei ye na@dWittgenstein's Vienna@f(美)阿兰·雅尼克(Alla Janik),(英)斯蒂芬·图尔敏(Stephen Toulmin)著@g殷亚迪译@zeng |
210 | @a桂林@c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d2016 | |
215 | @a399页@d23cm | |
330 | @a本书旨在还原20世纪初维也纳璀璨的文化景象下的维特根斯坦,一方面重建了维特根斯坦与同时代维也纳人之间、德语思想与该时代的艺术之间的关联及其重要意义,展示了现代世界从行将瓦解的奥匈帝国中诞生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展现出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在同时代维也纳知识分子——如弗洛伊德、维克托·阿德勒、阿诺德·勋伯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以及奥斯卡·科柯施卡——的砥砺下,冲破沉闷幽暗的旧统治的牢笼,铸就自己独一无二的哲学思想的。1 | |
510 | @aWittgenstein's Vienna@zeng 0 | |
600 | @a维特根斯坦@c(Wittgenstein, Ludwig@f1889-1951)@x哲学思想@x研究 | |
690 | @aB561.59@v5 0 | |
701 | @c(美)@a雅尼克@9ya ni ke@c(Janik, Alla@f1941-)@4著 0 | |
701 | @c(英)@a图尔敏@9tu er min@c(Toulmin, Stephen@f1922-2009)@4著 0 | |
702 | @a殷亚迪@9yin ya di@4译 0 | |
801 | @aCN@c20170215@bGDXH | |
905 | @f3@b242192-4@dB561.59@e5@a徽商职业技术学院 | |
维特根斯坦的维也纳=Wittgenstein's Vienna/(美)阿兰·雅尼克(Alla Janik),(英)斯蒂芬·图尔敏(Stephen Toulmin)著/殷亚迪译.-桂林: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 |
399页;23cm |
←并列题名:Wittgenstein's Vienna |
ISBN 978-7-5407-7890-3:CNY59.00 |
本书旨在还原20世纪初维也纳璀璨的文化景象下的维特根斯坦,一方面重建了维特根斯坦与同时代维也纳人之间、德语思想与该时代的艺术之间的关联及其重要意义,展示了现代世界从行将瓦解的奥匈帝国中诞生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展现出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在同时代维也纳知识分子——如弗洛伊德、维克托·阿德勒、阿诺德·勋伯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以及奥斯卡·科柯施卡——的砥砺下,冲破沉闷幽暗的旧统治的牢笼,铸就自己独一无二的哲学思想的。1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维特根斯坦的维也纳
索取号:B561.59/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242192 | S242192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B561.59/5] | 在馆 | |
2 | 242193 | S242193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B561.59/5] | 在馆 | |
3 | 242194 | S242194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B561.59/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