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1898年的夏日
|
|
| 作者: | 戈德曼 著 ;吴伟栗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
| 页数: | 450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252.06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中国历史--Zhong Guo Li Shi--史料--1898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02-016525-4 | |
| 000 | 01419nam 2200253 450 | |
| 001 | 0000080839 | |
| 005 | 20230810162201.26 | |
| 010 | @a978-7-02-016525-4@dCNY68.00 | |
| 100 | @a20200728d2022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1898年的夏日@A1898 Nian De Xia Ri@e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f(德) 保罗·戈德曼著@g吴伟栗译 |
| 210 |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2 | |
| 215 | @a450页@d23cm | |
| 330 | @a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报社指派,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国,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进行考察。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深入中国腹地汉口、武昌、胶州、天津、北京,采访了李鸿章、荣禄、陈季同、广东总督秘书兼厘金局局长、上海道台等晚清人物。作为外国人探访中国的历史记录,该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读者可以通过富有现场感的“他者”视角,感受晚清帝国在艰难危局中转型的重要历史细节,进而看到清末中国社会的鲜活风貌。这既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文学书,有清晰的社会风貌,也有鲜活的历史场景。通过外国记者的眼睛,普通读者可以看到1898年的风情与故事,专业读者则可以验证某些史料和细节的真实。 | |
| 517 | 1 | @a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AYi Ge De Guo Ji Zhe De Zhong Guo Guan Cha |
| 606 | 0 | @a中国历史@AZhong Guo Li Shi@x史料@z1898 |
| 690 | @aK252.06@v5 | |
| 701 | 1 | @a戈德曼@AGe De Man@g(Goldmann, Paul),@f1965-@4著 |
| 702 | 0 | @a吴伟栗@AWu Wei Li@4译 |
| 801 | 0 | @aCN@b万品图书@c20230908 |
| 905 | @dK252.06@e4 | |
| 1898年的夏日: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德) 保罗·戈德曼著/吴伟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
| 450页;23cm |
| ISBN 978-7-02-016525-4:CNY68.00 |
| 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报社指派,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国,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进行考察。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深入中国腹地汉口、武昌、胶州、天津、北京,采访了李鸿章、荣禄、陈季同、广东总督秘书兼厘金局局长、上海道台等晚清人物。作为外国人探访中国的历史记录,该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读者可以通过富有现场感的“他者”视角,感受晚清帝国在艰难危局中转型的重要历史细节,进而看到清末中国社会的鲜活风貌。这既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文学书,有清晰的社会风貌,也有鲜活的历史场景。通过外国记者的眼睛,普通读者可以看到1898年的风情与故事,专业读者则可以验证某些史料和细节的真实。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1898年的夏日
索取号:K252.06/4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346122 | S346122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252.06/4] | 在馆 | |
| 2 | 346123 | S346123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252.06/4] | 在馆 | |
| 3 | 346124 | S346124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252.06/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