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光影之魅
|
|
| 作者: | 陈旭光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9.11 |
|
| 页数: | 318页 | |
| 开本: | 21cm | |
| 丛书名: | 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J909.2-53 , J909.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电影文化--dian ying wen hua--中国--文集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202-0647-1 | |
| 000 | 01319nam 2200265 450 | |
| 001 | 2476424100 | |
| 005 | 20240404211353.17 | |
| 010 | @a978-7-5202-0647-1@dCNY69.00 | |
| 100 | @a20200910d2019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200 | 1 | @a光影之魅@Aguang ying zhi mei@e中国电影的文化流变与美学建构@f陈旭光著 |
| 210 | @a北京@c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d2019.11 | |
| 215 | @a318页@d21cm | |
| 225 | 2 | @a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Abei jing da xue yi shu xue wen cong@h第二辑 |
| 314 | @a陈旭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 |
| 330 | @a本书主要从四个部分阐述: 第一部分是中国电影观潮, 主要从中国电影架构, 美学流变, “文以载道”艺术传承等方面讲述中国电影历史的变迁 ; 第二部分是新力量导演与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主要以中国知名电影导演为例, 详尽分析中国电影的商业艺术元素、商业价值、商业美学变动等 ; 第三部分是影史回眸与前瞻, 主要是从文化产业管理制片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电影未来发展 ; 第四部分是电影理论阐释, 主要是从文艺学批评、美学、电影学、摄影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讨论电影。 | |
| 410 | 0 | @12001 @a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h第二辑 |
| 606 | 0 | @a电影文化@Adian ying wen hua@y中国@j文集 |
| 690 | @aJ909.2-53@v5 | |
| 690 | @aJ909.2@v4 | |
| 701 | 0 | @a陈旭光@Achen xu guang@4著 |
| 801 | 0 | @aCN@b北京人天@c20240318 |
| 905 | @aZUCC@dJ909.2@e3 | |
| 光影之魅:中国电影的文化流变与美学建构/陈旭光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9.11 |
| 318页;21cm.-(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第二辑) |
| ISBN 978-7-5202-0647-1:CNY69.00 |
| 本书主要从四个部分阐述: 第一部分是中国电影观潮, 主要从中国电影架构, 美学流变, “文以载道”艺术传承等方面讲述中国电影历史的变迁 ; 第二部分是新力量导演与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主要以中国知名电影导演为例, 详尽分析中国电影的商业艺术元素、商业价值、商业美学变动等 ; 第三部分是影史回眸与前瞻, 主要是从文化产业管理制片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电影未来发展 ; 第四部分是电影理论阐释, 主要是从文艺学批评、美学、电影学、摄影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讨论电影。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光影之魅
索取号:J909.2/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368998 | S368998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J909.2/3] | 在馆 | |
| 2 | 368999 | S368999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J909.2/3] | 在馆 | |
| 3 | 369000 | S369000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J909.2/3] | 在馆 | |
| 4 | 369001 | S369001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J909.2/3] | 在馆 | |
| 5 | 369002 | S369002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J909.2/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