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 
    |
| 作者: | 郝文清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3 | 
           
             | 
    
| 页数: | 247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A821.63 , B0-0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思想家--si xiang jia--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评论--俄国--现代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01-024810-3 | |
| 000 | 01920nam 2200313 450 | |
| 001 | 012023001840 | |
| 010 | @a978-7-01-024810-3@dCNY65.00 | |
| 100 | @a20230628d2023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Alie ning de ma ke si zhu yi guan yan jiu@d= Studies of Lenin's marixism@f郝文清著@zeng | 
| 210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3 | |
| 215 | @a247页@d24cm | |
| 225 | 2 | @a国家社科基金丛书@Aguo jia she ke ji jin cong shu@i马克思主义 | 
| 300 | @a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项目号: 13BKS007) | |
| 314 | @a郝文清, 博士, 教授。1994年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获文学学士; 2003年毕业于河海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获法学硕士, 2014年毕业于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获法学博士。现为嘉兴南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 |
| 320 | @a有书目 (第234-247页) | |
| 330 | @a本书以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对待态度为研究对象, 首先, 通过对列宁个人成长过程的分析, 揭示列宁马克思主义观生成的主客观条件、生成过程, 探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其次, 通过对列宁著作、论著、演说、报告、书信等文本的分析, 一方面, 归纳、总结、概括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评价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比较, 归纳、概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本质与特征。第三, 通过后继者对列宁的认识与评价, 探究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和现实影响。 | |
| 410 | 0 | @12001 @a国家社科基金丛书@i马克思主义 | 
| 510 | 1 | @aStudies of Lenin's marixism@zeng | 
| 600 | 1 | @a列宁@Alie ning@g(Lenin, Vladimir Ilich),@f1870-1924@x马克思主义哲学@x思想评论 | 
| 606 | 0 | @a思想家@Asi xiang jia@x马克思主义哲学@x思想评论@y俄国@z现代 | 
| 690 | @aA821.63@v5 | |
| 690 | @aB0-0@v5 | |
| 701 | 0 | @a郝文清@Ahao wen qing@4著 | 
| 801 | 0 | @aCN@b湖北三新@c20230807 | 
| 905 | @a徽商职业学院@bS339746-48@dA821.63@e2@f3 | |
|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Studies of Lenin's marixism/郝文清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 
| 247页;24cm.-(国家社科基金丛书.马克思主义)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项目号: 13BKS007) | 
| ISBN 978-7-01-024810-3:CNY65.00 | 
| 本书以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对待态度为研究对象, 首先, 通过对列宁个人成长过程的分析, 揭示列宁马克思主义观生成的主客观条件、生成过程, 探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其次, 通过对列宁著作、论著、演说、报告、书信等文本的分析, 一方面, 归纳、总结、概括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评价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比较, 归纳、概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本质与特征。第三, 通过后继者对列宁的认识与评价, 探究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和现实影响。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索取号:A821.63/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339746 | S339746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A821.63/2] | 
            已借出,限还日期为2025.03.29 借出人:安静  | 
        |
| 2 | 339747 | S339747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A821.63/2] | 在馆 | |
| 3 | 339748 | S339748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A821.63/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