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跨越“归零地”
|
|
| 作者: | 但汉松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09 |
|
| 页数: | 363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712.074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小说研究--xiao shuo yan jiu--美国--21世纪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301-33267-2 | |
| 000 | 01366nam0 2200265 450 | |
| 001 | 01202300557 | |
| 005 | 20240318101339.69 | |
| 010 | @a978-7-301-33267-2@b精装@dCNY88.00 | |
| 100 | @a20240310d2022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跨越“归零地”@Akua yue “ gui ling di ”@e21世纪美国小说研究@f但汉松著 |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2.09 | |
| 215 | @a363页@d23cm | |
| 314 | @a但汉松,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 |
| 320 | @a有书目 | |
| 330 | @a本书将9·11事件和与之有关的文学作品, 如《坠落的人》《特别响, 特别近》《转吧, 这伟大的世界》《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星期六》等, 放在一个更宽泛的历史语境下进行解读, 一方面发掘这一事件的独特性, 比如它在发生时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景观并被高度媒介化, 并因此而成为当代全球史的断裂点, 另一方面, 将这一事件放在20及21世纪人类史的范围内, 考察9·11事件的前史及后事, 考察它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广岛核爆、德累斯顿大轰炸等悲剧事件在文学叙事、哲学思考意义上的关联。作者在写作过程中, 既注重历史联结, 也注重审美分析, 对社会心理意识的探察尤其深入。 | |
| 517 | 1 | @a21世纪美国小说研究@A21 shi ji mei guo xiao shuo yan jiu |
| 606 | 0 | @a小说研究@Axiao shuo yan jiu@y美国@z21世纪 |
| 690 | @aI712.074@v5 | |
| 701 | 0 | @a但汉松@Adan han song@4著 |
| 801 | 0 | @aCN@b辽批@c20240318 |
| 905 | @a徽商职业学院@bS349668-70@f3@dI712.074@e7 | |
| 跨越“归零地”:21世纪美国小说研究/但汉松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09 |
| 363页;23cm |
| ISBN 978-7-301-33267-2(精装):CNY88.00 |
| 本书将9·11事件和与之有关的文学作品, 如《坠落的人》《特别响, 特别近》《转吧, 这伟大的世界》《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星期六》等, 放在一个更宽泛的历史语境下进行解读, 一方面发掘这一事件的独特性, 比如它在发生时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景观并被高度媒介化, 并因此而成为当代全球史的断裂点, 另一方面, 将这一事件放在20及21世纪人类史的范围内, 考察9·11事件的前史及后事, 考察它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广岛核爆、德累斯顿大轰炸等悲剧事件在文学叙事、哲学思考意义上的关联。作者在写作过程中, 既注重历史联结, 也注重审美分析, 对社会心理意识的探察尤其深入。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跨越"归零地"
索取号:I712.074/7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349668 | S349668 | 文学经济书库(图文二楼东)/ [索取号:I712.074/7] | 在馆 | |
| 2 | 349669 | S349669 | 文学经济书库(图文二楼东)/ [索取号:I712.074/7] | 在馆 | |
| 3 | 349670 | S349670 | 文学经济书库(图文二楼东)/ [索取号:I712.074/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