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生之韧性
|
|
作者: | 万书言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10 |
|
页数: | 188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今天如何读经典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4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小说研究--xiao shuo yan jiu--中国--当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0-32016-8 |
000 | 01509nam 2200313 450 | |
001 | 01202300310 | |
005 | 20240318101339.8 | |
010 | @a978-7-300-32016-8@dCNY36.00 | |
100 | @a20240310d2023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生之韧性@Asheng zhi ren xing@e今天如何读余华@f万书言著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3.10 | |
215 | @a188页@d21cm | |
225 | 2 | @a今天如何读经典@Ajin tian ru he du jing dian |
300 | @a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 | |
314 | @a万书言, 江西南昌人, 文学博士,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教学及中国文化传播。曾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华南日本研究》《中国少年报》等书报刊物发表论文和文章多篇, 参与编写《文人笔下的北京》、《文人传统与新文学作家》、“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等,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作为中国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 余华的小说笔调冷峻, 对暴力与死亡的主题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以先锋派小说创作出道, 通过《活着》走向世界。他的小说不断地展现出对人性的思考, 对命运的叩问, 对生存和存在的探索, 敲击着每个读者的心灵, 而这正是今天我们读余华的意义所在。 | |
410 | 0 | @12001 @a今天如何读经典 |
517 | 1 | @a今天如何读余华@Ajin tian ru he du yu hua |
600 | 0 | @a余华,@Ayu hua@f1960-@x小说研究 |
606 | 0 | @a小说研究@Axiao shuo yan jiu@y中国@z当代 |
690 | @aI207.42@v5 | |
701 | 0 | @a万书言@Awan shu yan@4著 |
801 | 0 | @aCN@b辽批@c20240318 |
905 | @a徽商职业学院@bS348981-3@f3@dI207.42@e15 | |
生之韧性:今天如何读余华/万书言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10 |
188页;21cm.-(今天如何读经典) |
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 |
ISBN 978-7-300-32016-8:CNY36.00 |
作为中国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 余华的小说笔调冷峻, 对暴力与死亡的主题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以先锋派小说创作出道, 通过《活着》走向世界。他的小说不断地展现出对人性的思考, 对命运的叩问, 对生存和存在的探索, 敲击着每个读者的心灵, 而这正是今天我们读余华的意义所在。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生之韧性
索取号:I207.42/1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348981 | S348981 | 文学经济书库(图文二楼东)/ [索取号:I207.42/15] | 在馆 | |
2 | 348982 | S348982 | 文学经济书库(图文二楼东)/ [索取号:I207.42/15] | 在馆 | |
3 | 348983 | S348983 | 文学经济书库(图文二楼东)/ [索取号:I207.42/1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