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无”的智慧
|
|
作者: | 周春兰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22 |
|
页数: | 190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223.0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道家--dao jia--哲学思想--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92-8938-1 |
000 | 01335nam0 2200241 450 | |
001 | 012023000083 | |
010 | @a978-7-5692-8938-1@dCNY78.00 | |
100 | @a20211231d2022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220000 | |
105 | @ay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无”的智慧@A“wu ”de zhi hui@e基于道家哲学的研究@f周春兰著 |
210 | @a长春@c吉林大学出版社@d2022 | |
215 | @a190页@d24cm | |
314 | @a周春兰, 哲学博士, 现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 | |
320 | @a有书目 (第154-164页) | |
330 | @a“无”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历来受到哲学家们的青睐。本书从甲骨文“無”的内涵入手, 以老子、庄子、黄老学派和王弼的哲学思想创新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道家先哲何以言“无”、又如何言“无”。全书从生成论、认识论、本体论、实践论、价值论等维度, 探索了“无”的丰富内涵意蕴。通过对“无”的哲学考察, 可以看到, 经过老子、庄子、黄老学派和王弼的深刻演绎, “无”的智慧图卷徐徐展开: “有生于无”的生成论、“不知之知”的认识论、“无为而治”实践论、“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无用之用”的价值论。“无”并不是虚无, 而是蕴藏着新的更大的可能性, 千百年来给人们以无限的智慧启迪, 彰显了中国古代哲学之“无”的无穷魅力。 | |
606 | 0 | @a道家@Adao jia@x哲学思想@x研究 |
690 | @aB223.05@v5 | |
701 | 0 | @a周春兰@Azhou chun lan@4著 |
801 | 0 | @aCN@b湖北三新@c20230706 |
905 | @a徽商职业学院@bS334781-83@dB223.05@e9@f3 | |
“无”的智慧:基于道家哲学的研究/周春兰著.-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2 |
190页;24cm |
ISBN 978-7-5692-8938-1:CNY78.00 |
“无”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历来受到哲学家们的青睐。本书从甲骨文“無”的内涵入手, 以老子、庄子、黄老学派和王弼的哲学思想创新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道家先哲何以言“无”、又如何言“无”。全书从生成论、认识论、本体论、实践论、价值论等维度, 探索了“无”的丰富内涵意蕴。通过对“无”的哲学考察, 可以看到, 经过老子、庄子、黄老学派和王弼的深刻演绎, “无”的智慧图卷徐徐展开: “有生于无”的生成论、“不知之知”的认识论、“无为而治”实践论、“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无用之用”的价值论。“无”并不是虚无, 而是蕴藏着新的更大的可能性, 千百年来给人们以无限的智慧启迪, 彰显了中国古代哲学之“无”的无穷魅力。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无"的智慧
索取号:B223.05/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334781 | S334781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B223.05/9] | 在馆 | |
2 | 334782 | S334782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B223.05/9] | 在馆 | |
3 | 334783 | S334783 | 综合书库(图文三楼东)/ [索取号:B223.05/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