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中国的内战
|
|
| 作者: | 胡素珊 著 ;启蒙编译所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 |
|
| 页数: | 16,458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266.07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研究 ,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154-0455-4 | |
| 000 | 01388nam0 2200277 450 | |
| 001 | 60542 | |
| 005 | 20180108152958.90 | |
| 010 | @a978-7-5154-0455-4@dCNY76.00 | |
| 100 | @a20140917d2014 em y0chiy50 ea | |
| 101 | 1 | @achi@ceng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200 | 1 | @a中国的内战@9zhong guo de nei zhan@b专著@dCivil war in China@e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e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49@f(美)胡素珊(Suzanne Pepper)著@g启蒙编译所译@zeng |
| 210 | @a北京@c当代中国出版社@d2014 | |
| 215 | @a16,458页@d24cm | |
| 305 | @a由罗曼&利特尔菲尔德出版公司通过姚氏顾问社授权出版 | |
| 330 | @a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胡素珊的代表作,是西方学者较早对“国民党如何失去大陆政权”这一历史命题进行全面系统、客观中立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关于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原因,作者并不满足于以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而是在中国内战的各个层面上对两党进行比较:与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措施,对工业的管理,财政措施等等。 | |
| 510 | 1 | @aCivil war in China@e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49@zeng |
| 517 | 1 | @a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91945-1949 nian de zheng zhi dou zheng |
| 606 | 0 | @a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x研究 |
| 606 | 0 | @a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
| 690 | @aK266.07@v5 | |
| 701 | 0 | @c(美)@a胡素珊@9hu su shan@c(Pepper, Suanne)@4著 |
| 712 | 02 | @a启蒙编译所@9qi meng bian yi suo@4译 |
| 801 | 2 | @aCN@bSHXH@c20180212 |
| 905 | @a徽商职业技术学院@bS272418-20@dK266.07@e1@f3 | |
| 中国的内战=Civil war in China: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49/(美)胡素珊(Suzanne Pepper)著/启蒙编译所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
| 16,458页;24cm |
| ISBN 978-7-5154-0455-4:CNY76.00 |
|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胡素珊的代表作,是西方学者较早对“国民党如何失去大陆政权”这一历史命题进行全面系统、客观中立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关于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原因,作者并不满足于以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而是在中国内战的各个层面上对两党进行比较:与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措施,对工业的管理,财政措施等等。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中国的内战
索取号:K266.07/1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272418 | S272418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266.07/1] | 在馆 | |
| 2 | 272419 | S272419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266.07/1] | 在馆 | |
| 3 | 272420 | S272420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266.07/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