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超越生命的意识
|
|
| 作者: | 劳美尔 著 ;徐献军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0 |
|
| 页数: | 15, 551页 | |
| 开本: | 22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B086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死亡哲学--si wang zhe xue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00-18085-6 | |
| 000 | 01545nam0 2200301 450 | |
| 001 | 012021001600 | |
| 010 | @a978-7-100-18085-6@b精装@dCNY69.00 | |
| 100 | @a20200827d2020 em y0chiy50 ea | |
| 101 | 1 | @achi@beng@cdut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k a 001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超越生命的意识@Achao yue sheng ming de yi shi@e濒死体验的科学@f(荷) 皮姆·范·劳美尔著@g徐献军译 |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0 | |
| 215 | @a15, 551页@c图@d22cm | |
| 305 | @a本书根据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2010年出版的英译本译出 | |
| 312 | @a荷兰文题名原文取自书中 | |
| 314 | @a皮姆·范·劳美尔 (1943-), 毕业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专业。1977-2003年, 他一直在位于荷兰阿纳姆的瑞杰斯泰特医院担任心脏病科医生。徐献军, 哲学博士、同济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 |
| 320 | @a有书目 (第496-528页) 和索引 | |
| 330 | @a这本书不仅引导我们重新思考死亡, 而且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濒死体验”指人达到临床死亡状态下的意识体验, 它包括一定的要素, 例如听见美妙的音乐、看到隧道或光、飘出身体外面、生命回顾、与已逝亲属的会面等现象。本书建立完善的实验设计以及理论框架之上, 不仅涵盖了濒死体验研究各个方面的实证研究, 而且他提出了独特的意识哲学理论。 | |
| 500 | 10 | @aEindeloos bewustzijn@mChinese |
| 517 | 1 | @a濒死体验的科学@Abin si ti yan de ke xue |
| 606 | 0 | @a死亡哲学@Asi wang zhe xue |
| 690 | @aB086@v5 | |
| 701 | 1 | @a劳美尔@Alao mei er@g(Lommel, Pim van),@f1943-@4著 |
| 702 | 0 | @a徐献军@Axu xian jun@4译 |
| 801 | 0 | @aCN@b湖北三新@c20211018 |
| 905 | @a徽商职业学院@bS316694-96@dB086@e10@f3 | |
| 超越生命的意识:濒死体验的科学/(荷) 皮姆·范·劳美尔著/徐献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
| 15, 551页:图;22cm |
| ISBN 978-7-100-18085-6(精装):CNY69.00 |
| 这本书不仅引导我们重新思考死亡, 而且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濒死体验”指人达到临床死亡状态下的意识体验, 它包括一定的要素, 例如听见美妙的音乐、看到隧道或光、飘出身体外面、生命回顾、与已逝亲属的会面等现象。本书建立完善的实验设计以及理论框架之上, 不仅涵盖了濒死体验研究各个方面的实证研究, 而且他提出了独特的意识哲学理论。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超越生命的意识
索取号:B086/10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316694 | S316694 | 基本书库/ [索取号:B086/10] | 在馆 | |
| 2 | 316695 | S316695 | 基本书库/ [索取号:B086/10] | 在馆 | |
| 3 | 316696 | S316696 | 基本书库/ [索取号:B086/1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