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王国维讲考古学
|
|
| 作者: | 王国维,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19.01 |
|
| 页数: | 181页 | |
| 开本: | 22cm | |
| 丛书名: | 大师讲堂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85 , K85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考古学--研究 , 文物--考古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126-4377-2 | |
| 000 | 01330nam 2200265 450 | |
| 001 | 2456025551 | |
| 005 | 20240323153400.13 | |
| 010 | @a978-7-5126-4377-2@b精装@dCNY49.80 | |
| 100 | @a20190411d2019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200 | 1 | @a王国维讲考古学@Awang guo wei jiang kao gu xue@f王国维著 |
| 210 | @a北京@c团结出版社@d2019.01 | |
| 215 | @a181页@d22cm | |
| 225 | 2 | @a大师讲堂@i学术经典 |
| 330 | @a《王国维讲考古学》系《简牍检署考》、《古史新证》两部论著, 以及《殷周制度论》等五篇论文的合辑。该合辑中所选论著论文均为王国维考古学研究中的经典之作。如《简牍检署考》阐明了中国古代简册的制度, 堪称“中国简牍学”的开山之作, 为该门显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文献的准备。该文辑也为历史、文献、考古等学科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部基本的精选典籍。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 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了前人的后果, 后人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前人的后果, 后人不得不重复前人的研究, 而且未必能达到前人的高度, “广陵绝响”是人类学术史上经常不得不面对的千古遗恨。要是人类的学术研究成果始终能得到传承, 人类能取得的进步肯定要大得多。 | |
| 410 | 0 | @12001 @a大师讲堂@i学术经典 |
| 606 | 0 | @a考古学@x研究 |
| 606 | 0 | @a文物@x考古 |
| 690 | @aK85@v5 | |
| 690 | @aK85@v4 | |
| 701 | 0 | @a王国维,@Awang guo wei@f1877-1927@4著 |
| 801 | 0 | @aCN@b北京人天@c20240318 |
| 905 | @aZUCC@dK85@e1 | |
| 王国维讲考古学/王国维著.-北京:团结出版社,2019.01 |
| 181页;22cm.-(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
| ISBN 978-7-5126-4377-2(精装):CNY49.80 |
| 《王国维讲考古学》系《简牍检署考》、《古史新证》两部论著, 以及《殷周制度论》等五篇论文的合辑。该合辑中所选论著论文均为王国维考古学研究中的经典之作。如《简牍检署考》阐明了中国古代简册的制度, 堪称“中国简牍学”的开山之作, 为该门显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文献的准备。该文辑也为历史、文献、考古等学科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部基本的精选典籍。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 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了前人的后果, 后人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前人的后果, 后人不得不重复前人的研究, 而且未必能达到前人的高度, “广陵绝响”是人类学术史上经常不得不面对的千古遗恨。要是人类的学术研究成果始终能得到传承, 人类能取得的进步肯定要大得多。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王国维讲考古学
索取号:K85/1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360178 | S360178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85/1] | 在馆 | |
| 2 | 360179 | S360179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85/1] | 在馆 | |
| 3 | 360180 | S360180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85/1] | 在馆 | |
| 4 | 360181 | S360181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85/1] | 在馆 | |
| 5 | 360182 | S360182 | 历史工业书库(图文三楼西)/ [索取号:K85/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