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在野之学
|
|
作者: | 贺雪峰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
页数: | 12, 253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420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农村问题--nong cun wen ti--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31622-1 |
000 | 01520nam0 2200229 450 | |
001 | 012021000041 | |
005 | 20210828121609.8 | |
010 | @a978-7-301-31622-1@dCNY58.00 | |
100 | @a20210828d2020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f z 000zy | |
106 | @ar | |
200 | 1 | @a在野之学@AZai Ye Zhi Xue @f贺雪峰著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0 | |
215 | @a12, 253页@d21cm | |
330 | @a本书为著名乡村研究学者贺雪峰教授系统总结华中乡土学派的研究方法, 并进而更上层楼, 扩展到对中国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体反思。其核心观点就是通过“饱和经验”, 来培养研究者的“经验质感”, 从而建立真正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性, 而不再把中国作为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试验场。华中乡土学派是发源于华中师范大学的村治研究谱系, 以实地和田野研究为鲜明特征, 经过1980年代的张厚安教授、1990年代的徐勇教授、2000年以后的贺雪峰、吴毅、项继权等学者的几十年积累, 终于蔚为壮观, 成为中国乡村研究的重要力量。在他们看来, 乡村研究既是最好的经验研究的场域, 也是建立中国学术主体性的基本学问。这一学派形成的研究风格可以这样描述: “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贺雪峰在本书中从“饱和经验”开始, 系统地展开了这一学派的研究方法和诉求, 从经验的获取与分析, 理论灵感的培养和建立, 中国学术的主体性, 乡村研究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学生的具体培养, 等等。本书从整个学派和作者本人深厚的学术研究出发, 对研究的具体细节和宏大问题进行了连贯的探索。 | |
606 | 0 | @a农村问题@Anong cun wen ti@x |
690 | @aD420@v5 | |
701 | 0 | @a贺雪峰@AHe Xue Feng @4著 |
801 | 0 | @aCN@b广东新华@c20210828 |
905 | @aAHWZXX@bS324191-3@dD420@e1@f3 | |
在野之学/贺雪峰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
12, 253页;21cm |
ISBN 978-7-301-31622-1:CNY58.00 |
本书为著名乡村研究学者贺雪峰教授系统总结华中乡土学派的研究方法, 并进而更上层楼, 扩展到对中国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体反思。其核心观点就是通过“饱和经验”, 来培养研究者的“经验质感”, 从而建立真正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性, 而不再把中国作为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试验场。华中乡土学派是发源于华中师范大学的村治研究谱系, 以实地和田野研究为鲜明特征, 经过1980年代的张厚安教授、1990年代的徐勇教授、2000年以后的贺雪峰、吴毅、项继权等学者的几十年积累, 终于蔚为壮观, 成为中国乡村研究的重要力量。在他们看来, 乡村研究既是最好的经验研究的场域, 也是建立中国学术主体性的基本学问。这一学派形成的研究风格可以这样描述: “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贺雪峰在本书中从“饱和经验”开始, 系统地展开了这一学派的研究方法和诉求, 从经验的获取与分析, 理论灵感的培养和建立, 中国学术的主体性, 乡村研究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学生的具体培养, 等等。本书从整个学派和作者本人深厚的学术研究出发, 对研究的具体细节和宏大问题进行了连贯的探索。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在野之学
索取号:D420/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324191 | S324191 | 基本书库/ [索取号:D420/1] | 在馆 | |
2 | 324192 | S324192 | 基本书库/ [索取号:D420/1] | 在馆 | |
3 | 324193 | S324193 | 基本书库/ [索取号:D420/1] | 在馆 |